近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助扶贫·惠民心”脱贫攻坚服务团走进上磺镇石峰村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志愿者们给孩子们讲动作单词
重师商涉外国语学院“助扶贫·惠民心”脱贫攻坚服务团在石峰村开展“九点半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从数字、动作、颜色、情绪、器官等方面展开。开展文娱活动的开展,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关注留守儿童,坚持攻坚脱贫难关。
志愿者们与老书记一起合影
志愿者们与6位优秀校友举行了座谈会。校友提到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应克服一切困难,成功来自于勤奋、自信、学习,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大学四年中,务必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做“无头苍蝇”,要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鼓励巫溪籍的同学要具有家乡情怀,要努力投身到为家乡的建设中来,为母校以及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志愿者们与优秀校友举行座谈会
志愿者们采访了村委主任欧超,了解了关于村内“一线四园”、“圆梦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讨论到目前脱贫攻坚战的现状和脱贫攻坚战政策对村民们生活的一些变化,最重要的是主任提到“双扶志智”,强调对村民思想引导的重要性。
他们还对石峰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大棚进行了专访,周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援藏经历,将自己参加工作的心路历程带到石峰村并在实践中运用、改进。石峰村村委会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不定时对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希望将能让村民都能够有一技之长,成为技术型工人,以此提高村内发展,改善村民生活。
志愿者们与周大棚书记探讨石峰村建设
小朋友们和志愿者们一起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真挚地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村民们以腰鼓《开门红》来祝愿石峰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能够迎来开门红,实现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旨在利用社会实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在活动这十天中,志愿者们学习了驻村干部和老党员身上的宝贵精神和优秀品质,在群众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了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税雨)